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曾来德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北京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中国墨现象暨曾来德水墨艺术研讨会

2012-02-29 16:03:24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朱青生:用墨的方法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我们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中国画目前正处在怎样进入国际艺坛的一个关键性的时刻。我们长期以来侧重文化方面的讨论,虽说也是不错的,但是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措施和有份量的技术推进,才能使中国画作为一个整体逐步地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它的位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从最实在的事情做起。经过跟曾来德本人特别是周韶华老师的沟通,我们觉得还是在此次研讨会中就一个点进行深入地探讨,各位专家如果就这个问题集中地讨论,那么我们这个研讨会就不仅仅是针对曾来德的讨论,而且是关于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关节性的讨论。下面就请我们的吴志攀副校长来谈谈为什么要由我们北京大学来主持和举办这样的活动。

  吴志攀(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很荣幸能主办这次关于曾来德、关于中国墨现象的水墨艺术研讨会。中国墨只靠黑白,靠它的们变化,靠工具的探索就产生出这么丰富的艺术变化,其中有非常深的哲学道理,也有很深的宗教学、历史学的渊源。这些民族的东西,如果与我们北大的文科教学资源结合起来,在给我们的学生美育教育的同时,各学科也能从我们中国自己的艺术形式里边吸取到重要的财富,我们的艺术创作就会更富有想象力,这对我们的科研、教学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周韶华(当代著名艺术家):曾来德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最近几年他又画了一批山水画。这些个山水画,我看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充实美”的;一类是“空灵美”的。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谓大”。曾来德“充实美”的这部分作品,就是以墨的充实控制了整个画面,统领全局。我看了以后,整个感到有一种沧桑感,或者说是一种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在这个载体里有一种深沉、广大、深遂的东西。我们中国把山水都看作是江山,而江山总是饱经沧桑的,所以他画的就不是那么很简单、不是那么淡泊的,很沉郁、很深厚、很刚健。这一部分作品我觉得在当前应该说是匠心独标,特别是墨的表现力,浓郁深沉。另一类作品也就是“空灵美”的部分,空纳万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表现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境界当然也是人生最需要的。我们除了激烈的生存竞争,还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需要宁静致远的空灵境界。此类作品他也是表现得非常成功的。

  程大利(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我觉得曾来德不仅仅是一个有才华的书画家,同时他还是一个有文化责任感的画家。就是他很清醒,他能够考虑到中国书画的文化立场问题,这一点就使他跟当代的同辈画家们拉开了距离。曾来德今年四十多岁,他这一年龄段的画家中,不缺乏有才华的人,例如搞实验水墨的一批画家,其中有些人是相当聪明的,我觉得他们将来是有前途的,但能化出来的可能只是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头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一个中国画家的文化立场,还有你所从事的这个画种,中国山水画、水墨画的文化身份,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头脑要很清醒,否则的话,稀里糊涂地就进入西方的窠臼了。不是说西方不好,当代的西方艺术跟中国的绘画艺术,特别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并列的两座高峰,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在交往的过程中,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你融入我,我融入你,但绝对不是你替代我,我替代你,这个关系要搞清楚,否则的话自己就没有了。这点,曾来德他非常清楚,这跟他爱学习、爱思考有关。曾来德的山水画,与前人的拉开了距离。他不是从《芥子园画谱》入手,不是拜一个老师,多少年来从山石、从树木、从远近章法、水晕墨涨,从这些地方开始。他是先有书法根基,然后又锤炼了自己的一种观念,不断地思考问题,是个观念先行的画家。这是他的聪明之处,但是他的积累是足够的。这积累当中既有文化方面的同时又有技法方面的,技法的积累来自他的书法,曾来德在书法上下过三十年的功夫。他性格里头有一种叛逆精神,在书法上走了一条险路,就是不以中锋用笔,打破古法善用侧锋,这其实是非常险恶的一条路,因为写不好将会一蹋糊涂,但是让他走出来了,他居然以侧锋完成了线条的另一种美的形式,形成了他的自家面貌,惹来当代一批年青人跟着他,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流行书风”。当然还也还有一种结体上的变化。这个功力的锤炼对他认识艺术、理解艺术、特别是理解中国笔墨的艺术是大有帮助的。一进入山水,他就以墨象取胜。

  那么墨之外呢?曾来德在技法上也创立了自己的好多东西。比如他把他书法的侧锋运用上了,有时候也运用了一些肌理的处理方式,传统里的留白,西方绘画里的构成等等,诸多的因素都出现在了他的画面上,形成了很好的效果。这里头有很多幅画都是很精彩的,当然我也不是说所有的画都没有毛病,这个我们不必去苛求。重要的是曾来德画面透露出的气象是崭新的、有创造力的,是一个中国水墨语言的新图式,提出了中国画笔墨向前发展的一种可能性。我觉得就这一点就是他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尚扬:来德是一个大书法家,今天我们来讨论他的绘画艺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因为他的绘画面貌是有别于今天的许多国画作品的,是有别于一些有成就的一些门派或者是大艺术家的。我看,在来德的画里面有两种不同的意象。他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是怎样在实践艺术的道义,他在这里头做出了个人的贡献。来德从事水墨画艺术的创作到今天,时间不是太长,但是进展是非常惊人的。他在1998年、1999年画焦墨,到后来现在又把水、彩再放进去,从事一个新的面貌的实践。不管是焦墨还是水和彩,他都有突破。当他把焦墨的东西呈现为竖幅的,也就是整张纸都不见天日的那种做法,一拿出来我就感到非常触动。我觉得他所开始做的这些东西,一开始就是特别的震撼人的,就此一点,他就可以成立。这些竖幅的焦墨,开始他也不说就是山水,满纸的焦墨往上面涂抹,但他画里面留的气眼呀、留白呀,就有了一些大印象。到后来他又慢慢逐渐走向成熟,到后来他又开始画横幅的,纵横交错,建立了自己一套的做法和主张。所以到今天他伸张开这批作品,一看就知道他决不是一个对水墨艺术下功夫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做出来的。这里边有一条道理就是,功夫在画外、功夫在诗外。做画实际上与个人的修养、教养和学养有关,是人性品质的综合。曾来德把他自己几十年对画理、画法、对艺术、对人生哲理的研究统统综合贯彻到画里头去了。

  张晓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曾来德是一个会思考的艺术家,刚才大家也都承认,也都谈到了这一点。就是说在这个时代,一个纯技术的画家可能是没有出路的,为什么没有出路?艺术发展到今天,形式上的所谓原创性也好,或者是技术上的原创性也好,都已经变得比较次要了。就是说,一个画家,他更多的应该是从大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立场来思考问题,并不是谁有哪一点突破,或者说谁哪一点画得好,谁元四家画得好或者谁清四家画得好,就成为一代大家。

  如果要从传统的角度来看曾来德的画,那可能会找出很多很多的毛病,因为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角度。但是我们说要从经过很好的文化修养再加上西方的这种冲击经验以后,重新选择一个的角度来看呢,曾来德的这种艺术、这种实验性就具有很强的积极的意义了。就是说他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说的那种技术性的传统,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建构一个新的文化立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曾来德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龙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今天说曾来德的画,我是这么看的,从气象上看还是蛮恢宏的,另外呢也有点儿沉郁的味道,恢宏中有沉郁。再就是水墨呀、颜色呀,雄中有秀,这确实也是比较难得的,曾来德他的水墨艺术对我们而言,确实在很多方面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首先非常同意刚才程大利先生的发言所说的,他的书法也好,最近的山水画也好,都是有思考的,画上面是有想法的。但是来德的山水画在入手这一点上,没有走传统的山水画那种师父领进门,从芥子园入手、从那个点法、皴法入手。他是从中国山水画精神的那个大的层面入手的,他上来就抓住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抓住了精神的东西。其实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他的创作精神上保留的是我们的传统。这是他作品里面最大的一种境界。所以从总的看,他的画的精神境界是我们传统的,是我们民族的,是我们中国画所特有的。那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倒觉得恰恰不是曾来德所强调的墨的这个现象,其实还是一个笔的问题。他的画是消弱了用笔,因为他开始的时候运用了一些手法,用程大利先生的话说是肌理,还有那个拓呀、拍呀,这都是过去我们中国画传统中所厌恶的、被抵制的,因为中国画审美的核心就在于通过笔墨所带出的底蕴。你把带出底蕴的这个手段给消弱了,你变成去拍、去拓,所以刚开始看他的画的时候,我确实觉得不以为然。但是后来呢,我慢慢看、慢慢看,就看出好来了。我刚才说了,他的画保留了中国画的大的精神,他拍也好、拓也好,他里边的所谓这些法则、规律完全还是从中国山水画里过渡过来的。所以说他是拓展了、拓宽了中国画的传统语言,但是,他拓展拓宽的这种语言必须要有一个文化上的脉络,离开这个脉落去展开,就无从展起,无从去考量。曾来德正是在中国传统的这种文化脉络上,把他这些手段展开了,把语言展开了,视觉效果也展开了。所以说,虽然他有些地方不用毛笔画,是用其他的手段做出来的,但是他是处处遵循着中国画的这种基本法则,遵循中国画的崇尚内美、崇尚精神的东西。这是曾来德从长期的书法修养中得来的。

  曾来德给我们提示的是:手段是可以展开的,境界也是可以再发展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在我们的这个文脉上往前走,他的价值就在这儿。

  张道兴(海军海政创作室专业画家):我想还是接着龙瑞先生的那个话题。我想到了黄宾虹,他对书画提到过三个环节:第一是笔法,第二是墨法,第三是章法。我看曾来德的这个创作,从书法创作到中国画创作,还是没有离开这三个环节。所以他这个画呢,一进来一看感觉还是很中国,很民族,很有传统。他对书法功夫下得很大。特别是他的小字我特别欣赏。他对传统书法的笔法继承又破坏,结体也是既继承又破坏。他把这个方法一贯到底,贯穿到他的绘画,这个基础确立了,再把一切精神的东西,把情绪的东西,把状态的东西带进去。你看他这张画,是纯焦墨,他用这种焦墨构成,去破坏掉那个方意识的线,通过皴擦去破坏,但是他这里头只有一个元素,那就是飞白,就是重墨与飞白,焦墨跟飞白。他的其他画里面则有焦墨跟皴染,有的又是焦墨跟色彩、焦墨跟皴擦。这些手段强调的是平面性,或者说塑造性,都是不外乎接受了现代的一些构成方法。我看他是一个很理性的人,他很严肃、很认真,不是调侃或马虎的人,我很欣赏他这一点。

  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我发言题目叫做“重创大美”。重创大美有个双关的意思,“重”既可以指重新的意思又是很重,就是我觉得来德的画就是重新来创作大美的图象,又是以很重的比例和观念来创作大美的图像,重创大美。这是我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我认为他的画的价值是他把中国的诗书画印的观念进行了融会的创造,因为诗书画印过去大部分是拼盘,就是一幅作品里既有诗、题诗,又有书法、题字,又有画又盖上印章,认为这就是诗书画印。实际上诗书画印是一种中国文化的综合体现,而他呢,把这些融会在这里边了,既使他不题字,不按章,就他这个画本身,就具有这个诗性文化的底蕴在里头,又有书法的用笔、书法的修养在里头。他的画又创造了书法性、拓展性和手绘这三种手段的结合的这么一种皴法,也许可以叫做来德皴吧。所以说他的画是诗书画印有机结合的一种融创,这是我第二句话。第三是就中国墨结合他的画来谈。曾来德说是中国是墨的故乡,实际上墨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色彩,墨它最能体现道,它是道的载体。现代工业文明把中国的道——这个不言的大美,丢失、遮蔽得已经很严重了。而曾来德呢,他是从书法和中国的道文化里切入进去,希望能够在高层次上回归这个大美。所以重创大美,他有一种大美的、跟宇宙呼吸的观念在里头,尽管他刚刚从书法里面转过来,各各方面的要求有很多生的东西在里头,但这生呢,正象易英说的,从另外一面讲呢,就是生息、生命、生机的保留,他没有油滑,他追求的是一种大美。所以我就给他界定为“重创大美”,他是以诗书画印的新融会创造出了一种有曾来德符号的语言的和图式的这么一种作品。

二OO三年八月二十日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曾来德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