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曾来德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敞开的自由笔墨——论曾来德先生山水画写意精神

2012-02-29 16:23:4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翁芳友
A-A+

  曾来德先生是当代最具创造力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意义,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他站在中国文化的自身立场,提出了书法作为‘大美术’的观念,介入水墨山水画的创作。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创造性地对“书画同源”的进行新的诠释,使绘画“发现”了书法,正是由书法笔法在绘画中的自觉引入,中国的大写意水墨画由此进入另一个新的境界。在此过程中,他始终抓住了中国绘画的本质——写意精神。写意精神的核心命题是要以精妙的笔墨含道映物、融灵通神,通过“写意”,达到立象尽意,以象载道之目的。

  “写意”不只是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观,是中华艺术的最高美学准则。清恽南田在其《南田画跋》中讲:“写意画两语最微,而又最能误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乃为写意”。“写意”之内涵极为精奥微妙,它是画家进入高层次的、独抒己意的、自由自在的创造。它像孔子所说的“游于艺”,庄子所说的“逍遥游”,是一种无拘无束的、但又合乎规律的自我表现与展示。

  来德先生的“写意”是一气呵成,随意生发出来的,是立意为象,以意造境。笔墨与结构益发随意,画中所流露的自然天机与狂放不羁感顿时使人为之吸引。他的笔法大多不止于表面形式,也不是敏感地捕捉各种造型,他的作品没有刻意地追求图式美,甚至于没有刻意地勾皴渲染造境,大抵属于随意一类的风格,信手拈来,其笔法往往凝重沉厚,涩辣质朴。并在润笔之间擦以渴笔的点和线,以渴求润,由此产生的笔墨既厚实又灵动、既苍劲又润泽笔墨语意内涵,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程式的笔墨形质。墨法则有染、擦、破墨、积墨等种种手段,笔墨交融,有力地发挥了其表达感情、状物写意的功能。构图上,则更重“势”与“开合起伏”的表达。“势”为具体形象间的联系,而“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中的节奏变化。这表现了山水画中在静态的画面和形象组合中对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运动的、全面的观察与表现观念。

  来德先生是位极具才情和天分的艺术家,他在创作“非文字”系列书法时,从古老汉字固定不变的书法线条中,看到一种可以称之为无限的书法,亦即将书写置于开放的情境之中,通过对作为一般表意的字符和一般书法构成的内容超越,最终抵达的书法的某种精神性存在。进而,他提出以“敞开笔墨”来打破自清以来承袭的程式化的中国画笔墨语言,并身体力行地由“敞开”的书法到绘画的“敞开”。观看来德先生无论是作书还是作画,皆一笔挥洒,把自己创作时的情绪表达出来,一挥为快。这是他才情外露的迹化,故作品的构思立意,都是迁想妙得。来德先生在作画时力求随意生发,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石涛在其“一画论”中强调艺术形象必须经过“心”炉铸造,画家从第一笔开始到最后一笔结束,应由心主宰画面中天地万物。来德先生的山水更注重在意象上的描绘,其山水画的特点为重宏观、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因此,来德先生是真正进入了“写意”层次的画家,其笔下之境犹如水到渠成,会自然而得。他的“得意一挥”,显现了他过人的才情,所以他的画是有灵性的,开张、质朴、繁密,充满生机、情绪饱满。

  来德先生以书法名闻天下,有着极讲究的笔墨功夫,和对传统绘画深刻的理解,所以他的“山水”不仅是客观物象的再现,更是中国人一种情思、一种观念的表达。

  当然,来德先生的“写意”非仅止于笔墨技巧,而是我意与物意、我神与物神的相互融合,从而使得他的“写意”步入纯主观的表现,很好地表现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美学内涵与特征。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应该是一种客观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以形媚道”,“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他的山水并非简单摹绘自然之像,而是过滤为心中之境,所以能够自由地开拓各种视觉隐喻手法。

  历来书画兼修的艺术家不在少数,但是将书法题款与绘画有机的结合,我认为来德先生是很有创造性的,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款识中书法线条苍茫朴茂、飘逸爽利,与画中以渴求润的笔墨相得益彰,虚实生趣。他的题款是画面的补充,更是画面意境的延伸,更显山势巍峨,气势如雄。很显然,作品中的书法题款是来德先生山水画造境的一个重要手段。我想这不啻是他有着深厚书法修养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超于常人的艺术天赋和才情。造境,是自然的创造,非强为之,亦非硬为之,它是画家艺术功力、审美修养、广博学识及性情灵性的综合显现。宗炳说山水画是为了“澄怀观道”,明确指出“山水以形媚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来德先生通过山水画对“道”悟得更为深彻,所以观者感到畅神。此时的造境是在“写”的基础上的深化与升华;是将“气、韵、思、景、笔、墨”六者的融合,它能令观者览物审意、睹象思境,由画内而画外,由有限而无限,似遨游在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之中。

  来德先生的画以气韵胜。韩拙《山水纯全集》认为“凡画者,笔也,此乃心术,索之于未兆之前,得之于形仪之后。默契造化,与道同机,握管而潜万物,挥毫而扫千里。故笔以立其形体,墨以别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气主势,韵主味,他凭借深厚的笔墨功夫与蒙养,在纵横挥洒中气势自在,所以在神气贯通的须臾之间韵味全生。这正与南朝王微提出的“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的思想相契合,也就是后来杜甫说的“元气淋漓障犹湿”。

  中国画历来讲究气韵生动,山水画更重气韵,气韵并不是只来自真山真水的形质与精神,更来自于画家自身的心态与气质。所谓“画者,从于心者也。”谢赫《六法》中的第一法,也是最重要的一法,就是“气韵生动”。来德先生山水画作品得益于他深厚的笔墨功夫。黄宾虹说:“何谓气韵?气韵之生,由于笔墨,用笔用墨未得其法,则气韵无由显露。论者往往以气韵为难言,遂谓气韵非画法,气韵生动,全属灵性……气韵生动,舍笔墨无由知之矣。”中国山水画之所以以水墨为统宗,这是和山水画得以成立的玄学思想背景,及由此种背景所形成的性格,密切关连在一起。唐方干《观项信水墨》的诗中云:“精神皆自意中生。”来德先生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传统笔墨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把握,和对墨的独特理解。尽管文人画鄙薄技艺,但文人画在山水领域所提出的依附于“笔墨”的审美准则,却不能脱离一定技术的规范。

  来德先生的山水画“淡墨每次于浓墨”(清•龚贤语),大气魄,大气象,淡墨在浓墨之下。自然生动的笔法中隐现灵活的墨气,笔法、墨气互为隐显,苍茫华滋,浑然一体。龚贤云:“平远水景,深远烟云,高远大幅。”来德先生的山水画多是“高远大幅”。大多数作品,他却以“平视”的方式取得视觉上形象的“深远”效果。来德先生山水作品多表现蜀中山水,蜀中山水植被繁茂,多阴郁之气,故他的山水浓黑厚密,黑得意趣无穷,“昏霾翳塞”更使人“寂寂”。然而,他对于蜀中山水的表现不是简单的“写生”,而是写“意”。而这些在他的画中莫不体现出一种属于诗的意境,从而使画面充满诗意,使之别具一种心机与才情。

  清代方薰说“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意”的高低,决定着“品”的优劣,更取决于人的修养与高远的志向。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艺术家一定的人格精神、情感因素,并以此来感动他人。明人唐志契《绘事微言》中写道:“得其性情,山便得环抱起伏之势,如跳如坐,如俯仰,如挂脚,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这是将自然人格化。来德先生的山水画几乎无人迹出现,深恐人的形迹限制的山水精神,甚至于连树和花草也都全部舍弃,一派纯粹的自然山山水水。追求纯粹的“山水”,离俗渐远,他追求的是心中理想的境界,他在自己的笔下灌注一种纯真的生气,一种天地间的真气。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曾来德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